語音轉文字工具(一般簡稱ASR),能夠自動將語音內容轉換成文字,日常會議與訪談紀錄、影片與 Podcast 字幕製作、語音助理的語義理解,以及針對聽障者的無障礙功能等都很常見。

今天我們來比較 OpenAI 的 Whisper開源工具 Vosk,以及 Google Speech-to-Text 雲端 API 這幾個最受關注的語音轉文字工具。


2. 規格比較表

名稱語音辨識準確度(中文 / 英文)處理速度是否支援離線API 整合性與開源性是否自動標點 / 換行 / 時間戳記可支援音訊格式
Whisper極高 / 極高(特別在英文)非即時(根據模型大小)✅ 是✅ 完全開源(Python CLI / API)✅ 有自動標點、換行與時間戳記mp3, wav, m4a 等多數格式
Vosk中 / 中偏高(英文較佳)✅ 即時處理能力佳✅ 是✅ 完全開源(支援多語言)❌ 無內建自動標點與時間戳記(需手動處理)wav(最佳支援)
Google Speech-to-Text極高 / 高(支援多語種)✅ 即時處理能力強❌ 否(雲端運作)❌ 商業服務(REST API)✅ 有自動標點與時間戳記功能wav, mp3, flac, ogg 等

3. 優缺點比較

Whisper

  • 優點

    • 準確度極高,尤其在英文辨識方面表現卓越。

    • 完全開源,可本地部署,保障資料隱私。

    • 支援多語言,對中文的辨識力也不錯。(輸出基本上是英文,錯字也是蠻多的,但可以轉錄完用chatgpt之類的重新整理)

    • 自動標點、換行與時間戳記功能完整。

  • 缺點

    • 模型資源需求高(中大型模型耗時且需 GPU 加速)。

    • 處理速度非即時,特別是大型音訊或使用大模型時。

  • 適合人群:追求高準確率、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的開發者或內容製作者。

Vosk

  • 優點

    • 輕量級模型,適合即時處理與嵌入式設備使用。

    • 開源、易於離線部署。

    • 系統需求低,執行效率高。

  • 缺點

    • 中文辨識準確度略低,且需額外工具實現自動標點與換行。

    • 支援音訊格式較少,建議使用 wav。

  • 適合人群:開發輕量化離線應用或 IoT 方案的開發者。

Google Speech-to-Text

  • 優點

    • 商業等級穩定性,準確率高,支援超過 100 種語言。

    • 自動標點與時間戳功能成熟。

    • 處理速度快,能應對即時語音轉文字需求。

  • 缺點

    • 需連網使用,可能涉及資料隱私問題。

    • 持續使用需付費,長期成本較高。

  • 適合人群:企業用戶、大型專案、需要即時處理與多語言支援的情境。


4. 如何挑選適合的版本 / 型號

根據不同使用需求,我們提供以下建議:

  • 追求最高準確度的使用者→ 建議選擇 Whisper large 模型,尤其針對英文資料辨識效果非常優異。若硬體條件允許,本地部署能確保隱私與穩定性。

  • 需要在無網路環境下操作的開發者Vosk 是首選,其輕量架構適合嵌入式裝置與低規格設備。若對準確度要求更高,亦可考慮 Whisper small / medium 模型作為離線替代方案。

  • 預算有限的個人或新創團隊Whisper 為免費開源工具,是功能最完整的選擇;Vosk 雖然準確度稍低,但資源需求低、入門簡單,也值得嘗試。

  • 需要高穩定性與技術支援的企業用戶Google Speech-to-Text 提供 SLA、技術文件完整且可垂直擴展,適合大規模部署與商業應用。

  • 需要即時語音轉文字的應用情境→ 首選 Google Speech-to-TextVosk。若使用 Whisper,需注意其屬非即時處理,較不適合對時效要求高的場景。


5. 購買與使用注意事項

  • 常見誤區

    • 忽略音訊品質會嚴重影響辨識結果,雜訊多的錄音即使用再好的模型也無法準確轉譯。

    • 未充分評估 Google API 的費率,長期使用可能造成高額支出。

    • 誤以為開源工具即可輕鬆部署,實際上 Whisper 需要 CUDA、FFmpeg、Python 等環境設定。

  • 重要設定與參數建議

    • Whisper / Vosk 使用者需選擇對應語言模型版本(如 base / medium / large),依照硬體資源權衡速度與準確度。

    • 音訊取樣率建議為 16kHz 或 44.1kHz,可確保轉換品質。

    • 使用 Google API 時要特別注意 Rate Limits、API key 設定與 request 數量上限。


6. 常見問題 FAQ

Q1:離線使用的話,Whisper 和 Vosk 哪個比較好?

A:Whisper 準確度高但資源需求大;Vosk 資源需求低但準確度中等。若設備夠力,推薦 Whisper;資源有限則可選 Vosk。

Q2:製作影片字幕時,哪個工具有完整的「自動時間戳記」功能?

A:Whisper 與 Google Speech-to-Text 皆支援時間戳與自動標點,Vosk 需額外程式處理時間軸資訊。

Q3:Google Speech-to-Text 的費用怎麼算?有免費額度嗎?

A:Google 提供每月 60 分鐘的免費額度,之後依據語音長度與語言模型計費(標準版與 enhanced 模型價格不同)。

Q4:這些工具對有口音或背景噪音的處理能力如何?

A:Whisper 表現最佳,其模型經過大量多樣化語料訓練。Google 的 enhanced 模型次之,Vosk 在這方面則較弱。

Q5:Whisper 處理大型音訊檔會不會很慢?

A:取決於模型大小與硬體設備。使用 GPU 時速度尚可,但若使用 CPU 處理大型 mp3,會明顯偏慢。


以我自己的應用場景,通常都選Whisper 比較多,普遍是用本地Whisper ,有時會直接用Whisper api,價格不會說非常貴,一分鐘的音頻價格是$0.006 USD,等於一小時的錄音檔轉錄成本大概是NT 11元(以現在的匯率大概10.5元),當然假如自己的電腦有RTX3060以上的顯卡,可以用本地Whisper成本會更低


文章轉載或引用,請先告知並保留原文出處與連結!!(單純分享或非營利的只需保留原文出處,不用告知)

原文連結:
https://blog.aidec.tw/post/speech-to-text-tools-comparison
若有業務合作需求,可寫信至: opweb666@gmail.com
創業、網站經營相關內容未來將發布在 小易創業筆記